鍾庭耀 (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)
|
|
註: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,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。
|
|
參考文章:《民意匯集的政治:論兩次處理香港民意的缺失》。
|
|
發言要點:
註:此乃初步提綱,一切以最後發言為準。
|
|
緒論
|
- 政制檢討要有宏觀視野,強化「香港經驗」。
- 香港的政制改革,不單止是為了本土民主化,更加要放眼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發展。香港有優良的自由傳統,和法治基礎。政制檢討的過程應該以凝聚民間力量、發揚科學精神、和在自由和法治的框架下,創造可供內地參考的「香港經驗」。
|
八八直選和基本法第23條諮詢的教訓
|
- 汲取八八直選和基本法第23條諮詢過程的教訓,零七政改諮詢不可重蹈覆轍。
- 兩次諮詢事隔16年,一次由港英政府主持,一次由特區政府主持,由於政府已有既定立場,諮詢過程和結果都欠缺公信力。
- 政府的把戲,是不預先說明分析民意的方法,然後在收集意見後,再用別出心裁地的方法把民意分類和整合,扭曲民意數字去支持自己的既定立場。
- 例如:倘若簽名反對政府的數字一面倒,政府就謂動員出來的人數沒有參考價值。但當某類團體動員出來的標準信件或表格支持政府,它們便被區分出來另類處理,嚴如立法會分組點票制度一樣,用代表少數選民的功能組別,去否決代表多數極多數選民的投票結果。
- 在八八直選的諮詢過程,政府更加委託商業機構進行不專業的民意調查,扭曲民意數據,結論與當時所有民間進行的民意調查完全相反。
- 詳情請參閱附錄文件。
|
零七政制檢討方法的建議
|
- 政改諮詢應該分成兩個階段 ──
- 每個階段要印製諮詢文件,詳列檢討範圍、討論要點、諮詢方法,和預先說明蒐集民意和分析數據的方法。
- 第二階段諮詢更加要詳細列出可供選擇的具體方案,最好介乎四至八個之間,以多項選擇方式讓市民自由表態。
- 任何官方或民間提供的民意調查,須要自己註明是否符合指定的國際標準,及責任誰屬。
- 蒐集和分析民意的工作應交由完全獨立的機構進行,以提高諮詢過程的認受性。
- 特區或中央政府在制訂法律及諮詢框架後應保持中立,不可左右分析民意的過程和工作。
|
總結
|
- 政制檢討的視野要「立足世界,建設中華」──
- 政制檢討的目標,是要透過香港市民、特區政府、民間組織、以至中央政府的共同參與,建立具有華人特色的公民社會。
- 處理得宜,政制檢討可以增加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、增加中央政府與香港市民的互信、緩和海峽兩岸的緊張、甚至鬆開六四的情結。
|